彩88-首页

彩88-首页

彩88-首页 >> 彩88-首页 >> 专题活动 >> 党史学习教育 >> 主题征文 >> 正文

携手并进 逐梦前行

来源:宣传部 日期:2021年08月26日 16:36 人气: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万众瞩目的脱贫攻坚战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又逢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一批怀揣满腔热血的扶贫工作者依然奋战在前线,用自己的青春谱写着动人的乐章。在和平年代,中国面临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关乎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关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在这场战争中,有无数的党员干部,远下基层、不辞辛劳、不畏艰苦,为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崇高理想,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2017年的同学聚会,我见到了一直扎根基层,奋战在脱贫攻坚战线的老同学——李川。在2008年在大学入学典礼上,我们初次见面,他相貌并不出众,可是却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他的家乡在512汶川地震中受到了影响。老师和同学得知这样的情况,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会默默关注着他,害怕他因为家乡的不幸而产生情绪波动。事实证明大家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大学四年,李川与同学相处融洽,学校成绩优异,积极参加班干竞选和学校社团活动。他在大一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同届中的首批入党积极分子,并经过了一年考察期首批转正为正式党员。毕业时他放弃考研,选择回到家乡考取了公务员,做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曾问过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大城市进一步深造,他回答时坚定的语气仍让我记忆犹新:“我当初选择报考地质类专业就是为了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服务家乡,将地震留下的危害降到最低。如今回到家中,四年前那场天灾的留下伤痕早就被新建起的桥梁楼阁取代,一切都变的比从前更好了。但是县城中还有很多家乡人没有从深山中走出来,日子过的还很清苦,我要回去帮助他们,就像他们当年在地震后帮助我一样”。

2012年毕业后大家各奔前程,联系也越来越少,我也是隔三差五从朋友圈中才能得知他的近况。毕业后李川回到家乡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政府工作。2013年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重点任务全面打响,为相应国家号召李川自愿申请成为了沙腔村的第一书记。之后的几年中,他的朋友圈中记录的大多都是驻扎基层、走访村民的照片。“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李川铭记习总主席的话,“生活在乡亲们中间,生产在乡亲们中间,将党和政府的扶贫开发政策、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政策、支持农民增收政策落到实处,原原本本的传递给乡亲们。让乡亲们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真真正正享受到政策的好处”。

同学会上我们都问他,驻村的生活那么苦,刚满两岁的女儿又那么小,这几年都是怎样坚持下来的,难道就没想过调回县政府,多些时间照顾家庭。李川沉思了片刻说:“当然有过想回去的念头,但是一想到在大学党课上老师讲起村干部扶贫的事迹,这一切困难就都显得微不足道了”。他仰头饮尽了杯中的茶,便和我们说起了这个一直激励着他的故事:

熊春青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他所工作的隆林各族自治县蛇场乡位于广西最西端,那里居住着壮、汉、苗、彝、仡佬等五个民族,该乡所种植的烟叶是许多著名卷烟品牌的上好原料。2010年春天,整个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情。水不仅是烟叶生长的希望,也是各族村民生存与发展的希望。但是村中所有水柜都已经干涸,所有村民每天必须到6公里外的乡政府驻地排队取水。176万株大棚烟苗因缺水无法移栽,516亩烤烟因无法种植而面临绝收。刚刚走马上任的熊青春肩负重担,他深知,决不能让村民一年的辛苦付之东流,决不能让刚刚才富起来的乡亲们因旱返贫。从大年初一开始他天天早出晚归,肩扛一把丁字锄,一个山洞一个山洞地找水。终于在村民们传说“有妖怪”的马蜂洞中找到了一汪清泉,解了村中的燃眉之急。“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因为当地特有的岩溶地貌,想要维持长久水源供给就必须要打深井找水。广西地矿局、广西第四地质队、北海地勘院、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等由多方水文地质工作者组成的突击找水队伍,在熊青春和其他基层干部的带领下四处奔波,调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昼夜不停工作,共完成村屯调查796个、物探调查点204个,调动钻机134台、施工人员609人、施工钻孔153个,完成打井15眼。终于找到稳定的水源,兑现了在党旗下宣誓为村民找到“生命之水”的庄严承诺。

听完熊青春的事迹,我想到当年在学校里也听老师讲起过,建国初期的桂林市阳朔县也因为特殊的岩溶地貌造成地表水资源匮乏。学校曾派出水文地质专家组成的团队为当地百姓找到了水源,解决了当地吃水难的问题,他们也被村民们称为“找水英雄”。也正是因为这个故事在心中埋下的种子,在大二分科时我才会选择水工环方向继续学习,希望以后能像他们一样,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百姓谋福利。

2020年公司党支部组织观看扶贫纪录片《秀美人生》后,我心中泛起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身处广西十万大山的百色是真的穷啊”,大学随老师实习时第一眼看到这座小县城我就在心中这样感叹。佝偻着身体的老妇坐在路边叫卖着自家种的蔬菜,满头银发皮肤黝黑干瘪的老翁将扁担放在一旁,一边摆弄着旱烟袋一边操着浓重的方言同身边妇人说着什么。也许正是因为我亲眼目睹过百色的贫穷,才更能体会黄文秀想让家乡人民富起来的愿望和决心。还记得她在扶贫心得中写道:“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简单的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扶贫的长征路是泥泞的,黄文秀在驻村以来将百坭村贫困率从22.88%降低到2.71%,这中间的数字仿佛都在诉说着她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信心。她一直在扶贫的长征路上奔跑着,奔跑在不通高速的穷县城,奔跑在群山环绕的百坭村,奔跑在195户贫困家庭分布图上……虽然她的身躯在山洪中消散了,但她的精神永远留在了百坭,留在了由她带头修建的1.5公里水泥公路、17盏路灯、4个蓄水池和2座桥梁中,留在了由她带领着脱贫摘帽的村民们心中。

作家迟子建在《泥泞》中写道:“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正是黄文秀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用初心、使命和担当交织而成的。黄文秀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有着不向困难低头、敢啃硬骨头、百折不回、迎难而上的韧劲,并且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甘于奉献,懂得取舍。黄文秀生前在地方电视台录制的一档节目中这样说过:“如何将百色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责无旁贷,同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有信心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她是这样说,同样也是这样做的,一直坚持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与村民们心贴心、心连心、充分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担当。她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品格、务实为民的责任担当,都是我学习的楷模。

每一名扶贫工作者都是伟大的,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弃小爱为大爱。也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平凡的岗位做着平凡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信仰,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将每一颗螺丝钉都顶紧、钉牢,这就是在为祖国的建设奉献青春、贡献力量。就像参加局工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演”的歌声中唱到“把自己角色扮演好,全力以赴每一秒,和我的家人和我的朋友,向着目标手牵着手一起走到……”

自从2013年以来,为完成脱贫攻坚百年任务,数以百万计的党员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们深入基层,不辞劳苦,怀着一腔热血,为贫困地区的百姓默默的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岁月。在贫困地区,扶贫干部成为了村民的亲人,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散落在中国各个贫困地区的土地上,与村民同吃同住同行。自从有了扶贫干部这座桥梁,贫困地区的人民开始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了解了国家的政策,知道了脱贫的路子,开始慢慢的动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坚持打了多年的脱贫攻坚战,终于开出了灿烂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脱贫攻坚这条长征的路上凝聚了无数党员干部的鲜血和汗水,让我们紧随脱贫攻坚道路上优秀党员干部的步伐,接过他们手中的旗帜,牢记以习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的殷切教导,坚定理想、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奋力前行,永远跟党走!

作者:研究院 薛磊